上一代不会倾诉,下一代无心体会
发布日期:2018-11-09 浏览次数:1588
65岁的作家龙应台,因母亲应美君患阿兹海默症,搬到母亲身边亲自照料。在照顾母亲的过程中,她提笔写下了给母亲美君的信,并把这个过程写成了一本书:《天长地久--给美君的信》。
“此生唯一能给的,只有陪伴。而且,就在当下,因为,人走,茶凉,缘灭,生命从不等候。”
美君是我的母亲,她今年93岁了。她还活着。可是失智,已经不认得我,不记得我,不能和我说话。事实上,她已经“离开”我了。说不清楚她的病症是从那一年开始。因为失智症是那样一个逐渐的过程,就像一颗方糖进入咖啡,你不知道,它什么时候就融化了。在我们完全没有准备的时候,她已经变成了一堵墙,面这堵墙是这辈子对你恩情最深的人,是你最爱的人,最尊敬的人。
上月姥姥安祥的离开了,与美君不同的是,姥姥是思维清晰的,只是血管压迫神经不能动,生命最后的时光,她是多么的渴望亲情的陪伴。要她的子女后辈们,无论身在何处,做什么,都回来看看她与她依依惜别。在生命最后的时光里,她是关心牵挂她的子女后辈们,生活、学业、工作。
在无法相信就要失去的时候,强装镇定,让自己保持愉悦的心情与表情,学会告别。告诉自己学会坦然面对,学会接受离别失去。学会相信,相聚就是离别的序幕,而离别就是相遇的最初。当一切静静远走的时候,才不会太伤情,太难过。
可是,我真的还是很“伤心”。也许,人生就应该是一场无可避免的远走,最终,都会离开,都会失去,都会消失在我们的生命和世界里。
与作家龙应台相似的经历是,我的母亲也是一个女性主义者,只不过她的那个时代,童年没有机会,读书识字。唯一,必须学会的是煮饭做菜,做农活。但她向往有才华,羡慕能识文断字的同年人。她希望她的子女们,都可以“青出于蓝而胜于蓝”。挣扎着再辛苦,艰难也要让孩子们同时上初中、高中、大学,每一个孩子都需要学费。就需要她们不停的劳作,地里,工地,只要有活做,从未停止忙碌的身影。
而今,“我们终于受足了教育,而且受的教育越高,走得越远”。每一次父母欢欢喜喜,目送我们远行的背影。我们可曾想到“他们”,一次比一次相聚时老了,有疼痛不说,有苦继续扛;有好吃的,有好用的,继续保留不舍得自己吃用;依旧等待我们回来分享,看着我们还像小时候的样子,在他们的精心照顾下,无忧无虑,开心生活成长。
而今,我们在繁华的都市里过自己的日子,而父母还在人生的最后岁月里,孤独地走着。坚守着对子女们的爱和无怨无悔的付出。
而今,我们对父母的爱,需索无度。却没有一刻想到,父母也需要我们。需要我们的爱,我们的关心,我们的相聚。
“上一代不会倾诉,下一代无心体会”希望我们当代的我们,如果可能的话,你不要太迟你的爱。“树欲静而风不止,子欲养而亲不待”。
作者:总经办 王学慧
责任编辑:陈美红
- 上一篇: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感恩节
- 下一篇:重阳节散文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