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务人生
发布日期:2018-10-12 浏览次数:1536
现在很多学财务、做财务的人对财务只是一知半解,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,学了几年会计,可能有些连账都没法下手去做,即使下手做,也很可能漏洞百出,连账都做不平,更不谈通过财务对企业进行管理,用数据说话、提出意见,在审计中通过数据发现企业问题;看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更是云山雾罩,只知道看看盈利能力怎么样、资产负债比怎么样、存货周转率是否合适、净资产收益率怎么样,坐在报表前面,听上市公司讲那些过去的事情。
所谓“内行看门道,外行看热闹”。财务有没有用?太有用了、有用到以至于太普遍、太廉价。财务在当下值不值钱?比起律师,医师、会计师,身价太低。怪谁?行业不规范,道德沦丧,自甘堕落。
其实任何事都一样,关键在于开窍,理解透了就发现事情非常简单,逻辑思维很重要。在中国,应试教育内容脱离实际的现象太普遍,真正能在学校学到的东西太教条、太有限,而社会进步得太快,象牙塔里的人的脚步远远跟不上。
有些人的毛病是,猫永远不会教老虎爬树,不肯把看家的本事交出来;除非猫变成了龙,也就不在乎教老虎爬树了。“留一手”是“不变的真理”,没有比财务这一行更加会留一手的了,因为除了这一手,什么都没有了,“术”字少了一点只是“木”而已。
做财务的人其实很可怜,能用的工具其实并不多。虽然实行电算化的今天已经让工作量和无纸化程度大有改观,但是财务依然摆脱不了用纸的困扰。当大部分财务人员面对纸的海洋时,多少会有些“抓狂”,或许在大量记账和“文山纸海”后,每晚做梦都会梦到数据和纸。而面对“浪费森林”虽有一丝负罪感,但在面对复杂的数据处理和保存时不得不用上更多的纸张。于是,公司大了,财务人员的口号是:我们不生产纸张,我们只是纸张的搬运工。
财务人员一向很有财富感,当做到一定位置时,发现企业一年收入低于多少亿就已经不知道如何去做账了。每天跟钱打交道,却发现每个月下来自己的银行账户中所剩无几,好在生活苦不堪言时总会有人言时总会有人丢过来糖让你解解苦。富不了、饿不死,年复一年,眼睛一闭一睁一天就过去了,眼睛一闭不睁一辈子就过去了。
因此,不是能“安贫乐道”的人如果想做财务,还是要好好想想。不过好在做这个行业也是有好处的,至少一招半式闯江湖没有问题,没有一家企业不需要财务。没什么准入门槛,需求量也大,而且不吃青春饭,也不太看脸,反倒有可能“越老越吃香”,只要自己不怕做出身体上的毛病。面对各种资格进阶考试,要有虔诚的殉道精神,要有活到老、学到老的打算。
被财务会计从业人员玩坏了的会计六要素:资产、负债、所有者权益、收入、成本、利润,玩来玩去就这六个“小伙伴”,所以说会计是不是很简单?做到最后会觉得太简单了。任何事情的学习过程都是先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,即所谓系统化学习,就是不断在一个知识点上加深,延伸、再延伸;然后再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,即所谓提炼升华,就是不断把问题简化、再简化,
于是,有一件非常搞笑的事情就是,科班出身的财务人员反倒学得晕头转向找不到北,而半路出家的往往会好。而且,说到底,科班出身的很喜欢掉书袋,且善于应试,证明了理论知识的丰富还是有用的;而半路出家的多半只会死做,而要论述起来却总是专业术语“跑调”和词不达意。这是系统化学习和简化学习的区别。
本文:摘自“中华会计网校微信公众号”
推荐人:财务部 徐微微
责任编辑:陈美红
- 上一篇:庙里的故事
- 下一篇:T型人才是怎样的一种人才?